JAVA多线程之中断机制stop()、interrupted()、isInterrupted()
文件大小: 77k
源码售价: 10 个金币 积分规则     积分充值
资源说明: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,中断机制是一种优雅的线程停止策略,相比已废弃的`stop()`方法,中断机制提供了更安全、可控的方式来结束线程的执行。本文将深入探讨`stop()`, `interrupted()`以及`isInterrupted()`这三个方法,并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。 1. `stop()`方法: `stop()`方法在早期的Java版本中被用来强制终止一个线程的执行。但是,由于这种方法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和资源泄露,因为它不给线程提供任何清理的机会,因此在Java 1.2之后被标记为过时,并且强烈建议不要使用。`stop()`会抛出一个`ThreadDeath`异常来强制停止线程,即使在`try-catch`块中捕获了这个异常,也需要重新抛出以确保线程真正结束。使用`stop()`还可能涉及安全检查,如调用`checkAccess()`和`checkPermission()`,这可能导致`SecurityException`。 2. `interrupt()`方法: `interrupt()`是Java多线程中断机制的核心。当调用一个线程的`interrupt()`方法时,该线程的中断状态会被设置。如果线程正在阻塞(如等待I/O或者在`wait()`, `sleep()`, `join()`等方法中),`interrupt()`会抛出`InterruptedException`,从而让线程有机会从阻塞状态恢复并结束。在线程的业务逻辑中,应定期检查`isInterrupted()`或捕获`InterruptedException`来响应中断请求。 3. `isInterrupted()`与`interrupted()`方法: - `isInterrupted()`是非静态方法,用于检查当前线程是否已被中断。如果线程被中断,该方法返回`true`,否则返回`false`。中断状态一旦被检查后就会清除,除非再次调用`interrupt()`。 - `interrupted()`是静态方法,它的行为类似于`isInterrupted()`,但有两点不同:它检查当前线程的中断状态,并在检查后清除;它是静态的,所以可以用来检查任何线程(包括当前线程)的中断状态。 在实际编程中,推荐使用`interrupt()`和`isInterrupted()`/`interrupted()`组合来实现线程的中断处理。例如,一个典型的线程循环可以这样编写: ```java while (!Thread.currentThread().isInterrupted()) { // 执行任务 } ``` 当外部请求中断线程时,内部的`isInterrupted()`检查会发现中断状态,从而使循环结束。这种方式允许线程在完成当前任务或清理工作后优雅地退出,而不是立即停止执行。 总结来说,Java多线程的中断机制通过`interrupt()`方法设置中断标志,然后由线程自己通过`isInterrupted()`或`interrupted()`检查并响应中断请求。避免使用过时的`stop()`方法,因为它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副作用。正确理解和使用中断机制是编写健壮、可维护的多线程程序的关键。
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,请下载源码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