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FPGA视频采集中的I2C总线设计与实现
文件大小: 225k
源码售价: 10 个金币 积分规则     积分充值
资源说明: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战争条件的变化,传统图像信号提供的单一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。图像信号由于包含有极其丰富的信息,具有通信效率高、便于记录、形象逼真、临场感强等特点,所传送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其他通信手段,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。在JPEG2000系统下,视频采集系统是视频采集功能的FPGA(现场可编程门阵列)前端系统,是视频图像处理、应用的前项通道。作为视频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I2C(Inter Integrated Circuit)总线,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荷兰Philips公司研制开发成功。它是一种简单、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硬件接口。   l I2C总线的特点和协议 在基于FPGA的视频采集系统中,I2C(Inter Integrated Circuit)总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I2C总线是由荷兰Philips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,适用于微控制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。它通过两条线——串行时钟线(SCL)和串行数据线(SDA)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,极大地减少了硬件接口的复杂性,降低了系统的成本。 I2C总线的主要特点包括: 1. **简化的引脚设计**:只需要两根线就能实现设备间的通信,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性。 2. **唯一地址**:每个连接到总线的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,可以通过软件设定。 3. **多主控机制**:I2C总线支持多个主控器,如果出现冲突,系统会通过仲裁机制解决。 4. **多种传输速率**:提供标准模式(100 Kb/s)、快速模式(400 Kb/s)和高速模式(高达3.4 Mb/s),适应不同速度的需求。 5. **总线容量限制**:最大总线电容为400 pF,限制了连接设备的数量。 6. **数据完整性**:内置滤波器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,避免毛刺干扰。 I2C总线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的规则: - 数据传输的开始和结束由数据线上电平的特定变化来定义:开始条件是SDA线在SCL高电平时由高变低,结束条件是SDA线在SCL高电平时由低变高。 - 在时钟线SCL为低的期间,SDA线可以改变状态以传输数据,而在SCL为高的时候,SDA线必须保持稳定。 - 主控器和从设备通过在SCL高电平时控制SDA线的电平进行应答。 在视频采集系统中,I2C总线常用于配置和控制视频处理芯片,如SAA7111。该芯片是一种集成的模拟前端和数字视频解码器,能够处理模拟视频输入并将其转化为标准的数字YUV格式。FPGA(现场可编程门阵列)通过I2C总线与SAA7111通信,设置其内部的寄存器以实现特定的功能,如视频源选择、滤波、A/D转换、增益控制等。例如,SAA7111的32个寄存器中有22个是可编程的,它们包含了对模拟输入控制、视频解码、亮度、对比度和饱和度调整等参数的设定。 在系统启动时,FPGA会先从外部配置芯片读取数据,然后通过I2C配置模块对SAA7111进行初始化。一旦初始化完成,系统就准备好接收采集图像的命令。当命令到来,FPGA会将视频信号送到SAA7111进行A/D转换,生成数字图像信息供后续处理。 I2C总线在基于FPGA的视频采集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,简化了系统设计,提高了灵活性,并保证了高效稳定的视频信号处理。通过熟练掌握I2C协议和相关芯片的使用,能够构建出更加先进的视频采集和处理解决方案。
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,请下载源码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