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说明:(1)电感耦合系统
在电感耦合系统中,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实现为变压器模型,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,该系统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,如图1所示。
图1 电感耦合
电感耦合方式一股适用于中、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。电感耦合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25kHz、225kHz和13.56MHz。该系统的识别距离小于1m,典型作用距离为10~20cm。
(2)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
在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中9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实现为雷达原理模型,发射出去的电磁波,碰到目标后被反射,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。该系统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输规律,如图
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,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特定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,无需人工干预。RFID系统主要由读写器、电子标签和天线三部分组成,其核心是通过耦合方式来传递能量和信息。根据耦合方式的不同,RFID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:电感耦合系统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。
1. 电感耦合系统:
电感耦合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耦合方式,类似于变压器工作模式。在这种系统中,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通过高频交变磁场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。当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经过天线时,会在近场范围内形成一个磁场,电子标签的天线接收这个磁场的能量,并将其转化为电能,供标签内部电路使用,同时进行数据交换。
电感耦合系统通常适用于中、低频工作,其典型工作频率包括125kHz、225kHz和13.56MHz。由于近场磁场的特性,这种系统的识别距离相对较短,一般小于1米,实际应用中的典型作用距离大约在10到20厘米。电感耦合系统常用于门禁控制、资产管理、图书馆图书管理等领域,这些场合通常要求较短的读取距离和较高的读取精度。
2.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:
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类似于雷达工作原理,读写器发射出的电磁波在遇到电子标签后会被反射回来,同时标签上的信息会加载到反射的电磁波上。这种耦合方式依赖于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,因此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通信。
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通常应用于高频和微波频率,如433MHz、915MHz、2.45GHz和5.8GHz等。由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,这种系统的识别距离更远,通常超过1米,典型作用距离可达到3至10米,适合于物流追踪、交通监控、仓储管理等需要远距离识别的场景。
这两种耦合方式各有特点,电感耦合系统适合于短距离、高精度的应用,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则更适合远距离、大范围的识别需求。选择合适的耦合方式取决于具体应用的需求,如识别距离、功率消耗、成本以及环境因素等。理解这两种耦合方式的工作原理对于设计和优化RFID系统至关重要,也是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。
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,请下载源码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