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 surface modifications on the epitaxial ZnO/Si
文件大小:
1775k
资源说明:本文研究的是不同衬底表面改性对异质结ZnO/Si外延薄膜的影响,这项研究主要发表在《Elsevier》旗下的学术期刊上。文章中提到了使用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技术在室温下生长ZnO薄膜,该方法可以避免硅表面氧化和由于ZnO与硅热膨胀系数不同所导致的热应力问题。文中涉及到的硅衬底表面改性方式包括氮化、氧化以及镁和锌的沉积,旨在研究这些改性方式对生长出的ZnO层以及界面SiOx层的影响。
文章中明确指出了外延ZnO/Si薄膜在短波长光电子器件应用中的重要性。为了得到高质量的ZnO/Si薄膜,研究者对硅衬底表面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改性处理。这些处理方式包括:
1. 硅衬底表面的氮化处理,可能涉及到硅与氮元素的化学反应,形成硅氮化物,这有助于提高表面的化学稳定性,并可能影响外延ZnO层的生长特性。
2. 硅衬底表面的氧化处理,这可能形成一层致密的SiO2膜,减少硅表面的活性,进一步控制ZnO的外延生长。
3. 镁(Mg)和锌(Zn)的沉积处理,这些金属元素的引入可能会改变硅表面的物理性质,从而影响ZnO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。
为了评估不同表面改性对ZnO/Si外延薄膜的影响,研究者采用了包括原子力显微镜(AFM)、光致发光(PL)、X射线衍射(XRD)和俄歇电子能谱(AES)在内的一系列检测和表征技术。这些技术分别用于检测薄膜表面的形态结构、发光特性、晶体结构以及界面成分。
通过上述检测手段,研究者发现所有改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效减少了非晶态SiOx层,但不同的改性机制导致了ZnO层在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上的不同表现。这表明衬底表面改性对于调控外延层的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。
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ZnO薄膜与Si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,同时对于优化制备工艺,提高ZnO/Si异质结的光电性能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。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在短波长光电子器件领域中的应用,而且对于整个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。
文章中还提到,作者可以在遵守一定的版权政策条件下,将文章的版本(例如Word或Tex格式)发布在个人网站或机构的存储库中。这显示了学术界对于研究成果分享与推广的开放态度,同时亦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保护。
文章最后提到的“Wurtzite ZnO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wideband semiconductors for short wavelength optoelectronic devices”,强调了纤锌矿结构的ZnO在短波长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前景。这种材料由于其宽带隙(约3.37电子伏特)和大的激子结合能(约60毫电子伏特),在紫外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。
对于从事半导体物理、材料科学及光电子器件研究的科研人员而言,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改性硅衬底表面以优化ZnO薄膜生长的实验数据,而且为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。通过这些研究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异质结界面的物理和化学过程,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最终的器件性能。
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,请下载源码包。